《盛开的向阳花》专栏(第一季)第二期,专访了黑龙江省第四批援疆医疗专家、医院肛肠二病房副主任、医院肿瘤科副主任陈刚。我们将通过五个关键词,走近和解读这位业务精湛、无私奉献、温暖向上、心有阳光的援疆医生。
关键词一:责任
——不怕脏,不怕苦,时刻为病人着想的“掏粪医生”。
年5月15日,医院呼吸科来了一位呼吸衰竭、肺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危重病人,因突发下消化道大出血,超过毫升,情况非常危险。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肠道蠕动功能差,灌肠后仍有粪便堆积在直肠腔里,没办法做肠镜检查。在多次尝试仍然无法排出粪块后,紧急时刻,陈刚医生毫不犹豫用手将患者硬结的粪块抠出,经过几分钟的清理,终于将堵塞患者肛门口的粪块清除,并和其他医生共同协作,及时利用结肠镜进镜探查,明确出血位置并进行出血点套扎,肠道再无明显出血,抢救成功,患者转危为安。在场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同时大家也被陈刚这种不怕脏、不怕累,把生命放在第一位的精神所感动。“当时情况紧急,用手把患者粪块掏出来是最简单直接、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能说这是职责所在吧!”陈刚说。
像这样帮患者抠大便并不是个例,而是陈刚医生常做的事,他说,作为医生,治病救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年6月22日,科里转入一位危重病人,肛周脓肿,疼痛剧烈,伴随发热20多天,非常严重。陈刚接诊后,发现患者因为疾病拖延太久,脓肿已经波及到双侧臀部,深度进入骨盆直肠窝,他立即对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术后患者拉着陈刚的手说:“太谢谢你了,我家里有三个孩子,老大今年要上大学了,我是家里的顶梁柱,我要是完了,我的孩子怎么办,感谢你救了我。”
关键词二:创新
——用科研成果指导临床业务,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在刚到医院工作的第一天,陈刚收治了一位因为便秘30多年乱用泻药导致结肠黑变病的患者,他通过“便秘微创新术式手术”,对患者直肠前突III度进行了有效手术,手术不到二十分钟就顺利完成,患者从就诊到康复仅仅用了一周时间。术后患者排便顺畅了,再也不用服用泻药了,每天吃得香、睡的好,特别开心,还送来了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多点位结扎联合芍倍注射治疗直肠前突和直肠黏膜内脱垂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是陈刚的一项科研课题,在年初获得了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目前,在医院成功治愈42位患者,填补了地区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技术空白,也造福了阿勒泰地区的便秘患者。年初,该项目申报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与健康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并获得批准。接下来,陈刚将把自己的科研成果,面向医院进行技术推广,让更多的当地医生掌握肛肠科的适宜技术,也让更多的肛肠疾病患者受益,真正起到“传帮带教”的作用,从“输血”转变成“造血”。
“通过我的技术专长,能帮助边疆地区的兄弟姐们解除疾病的痛苦,我很欣慰。”陈刚说。
关键词三:坚守
——入疆五百天如一日,牢记援疆使命,默默辛苦付出。
“如果排便还是不行,我帮你解决,坚持不用开塞露啊。”每次查房,陈刚都会耐心嘱咐患者,而“我帮你解决”这句话,几乎成了陈刚的口头语。自年入疆以来,陈刚接诊患者数量超过了人次,完成肛肠科疑难重症手术例,他所在的科室也成了该院最繁忙的科室之一。
由于肛肠科手术属于污染手术,陈刚医生基本上都是等待其他科室完成手术后,才能进行手术,很多时候要等到中午午休的时候才开始,可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遇到一些急危重症、需要立即手术的患者,无论是凌晨午夜,还是假日周末,陈刚都是随叫随到,和科室医生共同完成各项处置手术和治疗,有的时候,凌晨一两点钟才结束手术。他说,“在阿勒泰工作生活的日子,时间过得很快,每天都很充实”,而陈刚的同事和援友都知道,他口中的充实,是被一台又一台手术、一项又一项治疗填充的满满的。
关键词四:协作
——注重发挥多学科协作优势,通过“组团援疆”,提高临床疗效。
在日常工作中,陈刚和医院的同事们密切配合,完成了环状混合痔、高位复杂性肛瘘、直肠脱垂等多项肛肠科疑难重症手术。
同时,陈刚也积极和其他援疆医生进行业务探讨,不断发挥多学科之间的协作优势,创新性地开展相关医疗工作。通过与麻醉科援疆专家封雪医生合作,成功开展了静脉麻醉联合局麻下肛肠科常见疾病的手术治疗,此项技术避免了患者术中心里恐惧,在一个甜美的睡梦中就完成了手术,大大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另外,陈刚还与超声科援疆专家苗阔医生联合开展了肛周超声定位下肛周脓肿穿刺持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通过技术创新,减轻了患者痛苦,有利于加速患者恢复,进一步发挥和放大了“组团式援疆”的效能。
关键词五:情怀
——用真心奉献边疆,用真情传递温暖,用大爱书写医者仁心。
“来到阿勒泰,我不仅进行了医疗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个人的政治觉悟也有所提高,思想进一步成熟了。特别是能亲身参与到援疆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力量,何其有幸!”这是刚入疆时,陈刚写下的一段感悟,一年多了,他一直在发挥自身的力量,用心,用情,用智,用力,积极做好每一项援疆工作。
今年8月,一位名叫乌开合古丽的患者引起了陈刚的注意,她患有肛周坏死性筋膜炎,这是肛肠科的急危重症,病情进展快,很容易危及生命导致死亡,病死率超过20%,可患者一直忍着疼痛,坚持工作。一打听才知道,她的丈夫因脑出血刚刚出院,失去了劳动力,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作为妻子和母亲,她是家里的唯一收入来源,不能倒下。陈刚医生了解到病人情况后,做通了她的思想工作,制定了完备的手术方案,及时为她做了手术,患者康复出院。“我觉得治疗好这位患者,就是挽救了这个不幸的家庭,这也是我来援疆的意义所在。”陈刚说。
在肛肠科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7年里,经陈刚诊治成功的病人不计其数。对待病人,他总是很和气,也很有耐心。因此,再急躁的患者也能被他的亲和、耐心磨没了脾气,安心治疗。援疆期间,为更好的开展手术,陈刚还自费购置手术器械,无偿捐赠两个肛肠科验方,陈刚说,只要对患者有利,对治疗有利,一切都值得。
援疆一年半来,陈刚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仁爱的医德,口碑越叫越响,很多患者莫名而来,点名要陈刚医生治疗。前两天,布尔津县来了两位患者,她们是母女俩组团来找陈刚手术的。她们听说阿勒泰来了位肛肠科援疆医生,手术不疼愈合快,而且对患者态度好,所以特地赶过来治疗。被患者“点名”治病,这应该是对医生最好的褒奖。
陈刚说,“我深刻体会到,对口援疆工作不仅是一项神圣的工作任务,更是一项崇高的政治责任。我要克服一切困难,尽自己所能,为当地百姓健康、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分享朋友圈也是另一种赞赏Themoreweshare,Themorewehav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